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:伺服电机再探讨
一、电机技术日趋成熟,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是行业主流
1.1 历经 200 年技术更迭与产业磨砺,电机逐步走向成熟
“电机”广义上来说包括电动机、发动机和原动机等所有可实现电能、机械能相互转化 的装臵,但通常情况下所谓电机指的是电动机。电动机也称马达,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 化为机械能,产生驱动力矩,作为用电器和机械设备的动力源。电机发展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,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重要阶段。
第一阶段:基本理论建立,直流电机产生(1821-1870)。1821 年法拉第制成了世界上 第一个实验电机的模型,并在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。1832 年皮克西利用磁铁和 线圈的相对运动,制成了一台原始型旋转磁极式直流发动机,这就是现在直流发电机的 雏形。1834-1870 年期间,发电机领域产生了三项重大发明和改进,即永磁体转变到电 流线圈、西门子兄弟从蓄电池他励发展到发电机自励、格拉姆提出环形绕组,此后发电 机与电动机的可逆原理被广泛接受,两者同步发展。
第二阶段:直流电机趋于成熟,交流电机开始受到关注(1870-1880)。1873 年,海夫 纳阿尔泰涅克发明了鼓形绕组,提高了导线的利用率。1880 年爱迪生提出采用叠片铁芯, 进一步降低了铁芯损耗与绕组温升。鼓形电枢绕组和有槽叠片铁芯结构一直沿用至今。 随着直流电机的广泛应用,其固有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,主要问题在于远距离输电、电 机换向存在困难,因此 19 世纪 80 年代后,人们注意力逐渐向交流电机方向转移。
第三阶段:交流电机诞生并不断向前发展(1885-1890)。1885 年加利莱奥费拉里斯提 出了旋转磁场原理,并研制出厂二相异步电动机模型,1886 年移居尼古拉〃特斯拉也独 立地研制出二相异步电动机。1889 年多利沃多勃〃罗沃利斯基制成一台三相交流单鼠笼 异步电动机,与单相和两相系统相比,三相系统效率高、用铜少,电机性价比、容量体 积比和材料利用率均有明显改进。交流电机的研制和发展,特别是三相交流电机的研制 成功为远距离输电创造了条件,把电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。
第四阶段:电机理论和设计、制造技术逐步完善(20 世纪至 21 世纪)。进入 20 世纪, 工业的高速发展不断对电机提出新的要求,而自动化方面的特殊需要则使控制电机和特 种电机迅速发展。同时,这一时期电机理论不断丰富,材料和冷却技术不断改进,交、 直流电机的单机容量、功率密度与材料利用率都有显著提高。
第五阶段:永磁电机是 21 世纪电机发展方向(21 世纪至今)。进入 21 世纪,专用性、 轻量化、高性能是电机行业发展方向。在专门化的基础上,专用电机的节电潜能很大。 而永磁电机控制性能好,节能且体积小,可通过频率的变化调速,又容易做成低速直接 驱动等优点,在医疗器械、视听产品、计算机、数控机床、电动车辆、航空航天产品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同时轻量化需求下,属于永磁伺服电机中的小功率的空心杯电机等 微型电机开始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。